聯通或存吸費“陷阱” 一小時流量扣1477元
近日,接連有消費者在21消費者報告投訴稱:“中國聯通亂收費”。
21消費者報告發(fā)現,絕大部分的“亂收費”都是由于流量大量流失所致。多位消費者在接受21消費者報告采訪時表示:又氣憤又無奈的是,流量的流失,都是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
多位通訊業(yè)分析人士在接受21消費者報告采訪時均表示:問題的出現,有可能是聯通計費系統(tǒng)一時出錯,也有可能是手機后臺自行運行所致。聯通方面則多次向投訴者強調,自身的計費系統(tǒng)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型集團副總裁、通訊行業(yè)的觀察人士向費者報告指出:這也存在聯通設下“吸費陷阱”的可能。
睡夢中離奇流失的流量
福建福州的董小曉一覺起來,發(fā)現手機停機了。查詢得知:手機欠費停機,欠費金額高達1582.98元。
董小曉通過聯通手機營業(yè)廳和網上營業(yè)廳查詢到,8月26日凌晨3:30-4:35,手機共產生了5G的上網流量,一個小時累計扣費1477元,平均每秒的上網速度達到1M。
“那個時間我在睡覺,不可能上網。”董小曉表示,無法理解手機在無人使用的情況下被狂扣5G流量的情況。
詭異的是,26日一整天,董小曉注意到網上營業(yè)廳顯示包月套餐內流量還剩余94M——董小曉質疑,是否包月套餐的流量沒有用完,計費的是套餐外的流量?
對此,多位接受21消費者報告采訪的業(yè)內人士均表示“這種情況不可思議”。北京10010客服也表示,如果有套餐,這種情況不可能出現。
董小曉就上述疑問提出質疑,福州聯通客服則告知,因為聯通客戶體量非常大,一段時間內數據流量也大就可能導致顯示不同步,并不是沒有走套餐。而后,第二天,也就是27日,董小曉注意到剩余的94M被扣光了。
“蹊蹺的是,產生異常扣費的這一個小時,每8-10秒,流量軟件顯示上網流量為10241KB,扣費3元。”董小曉說,以往的流量記錄多是波動狀態(tài),不會出現這樣長時間為同一數值的現象。
上海浦東的黃偉植也遇到了被惡意扣費的情況。
黃偉植有兩部手機,其中一部是由公司配發(fā)、多用來與客戶聯系的工作機。24日,聯通客服打來電話告知,手機已經欠費2279元,是因為使用了200多兆的流量。
黃偉植表示很詫異:“我一直是用平板來上網,這個2G的手機從來不上網,所以也沒有訂制流量包。但是怎么會有流量使用呢?”
上海當地的聯通客服給黃偉植的解釋是,他無意中開啟了一款“聽書”的軟件,正是這款軟件在當事人無意識的前提下,盜走了200多兆的流量。
另外,黃偉植還說,就在欠費2279元后,他發(fā)現即便在無人使用的狀態(tài),也在慢慢地產生流量費用。“10分鐘之內花了一塊錢。”
聯通稱消費者手機“中毒”
董小曉不滿的是:手機出現上網異常,聯通為什么沒有第一時間進行停機處理,而是任由其扣了近1500元?
“我一直在問聯通,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一直想知道這5G流量是怎么用完的,但聯通客服并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答。只是在一個勁地強調聯通的計費系統(tǒng)沒有問題。”董小曉說。
通過詳單可以看到,26日凌晨,董小曉的手機通過IP地址27.***.***.106持續(xù)了一個小時的鏈接訪問,而查詢這個IP地址,竟然是一個山東聯通的IP地址。
董小曉說,她向聯通詢問該IP地址的具體信息,但對方告知無法查詢。
“這種現象很少發(fā)生,我也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廣州移動一位人士向21消費者報告表示,這可能是被惡意攻擊的結果,“就像你的QQ中病毒了,提示在異地登陸。”該移動人士說。江蘇移動的一位技術人士則向21消費者報告表示,異地的IP并不能說明使用者在異地。
對于聯通天價流量費的產生原因,聯通只是一直強調:自身的計費系統(tǒng)沒有任何問題。但在給投訴者林峰的答復中,聯通表示,是投訴者的手機中毒了。最后,聯通直接表示:“雖然你睡覺了,但是你手機沒有睡覺,后臺依然在線。”林峰向21消費者報告表示,聯通曾聲稱費用已扣,投訴無用,最多退一半費用,責任一分為二。(詳細投訴信息見《聯通版的“半夜雞叫” 我睡覺流量沒有睡覺》)
相對幸運的是,董小曉和黃偉植都收到了聯通方面的答復:同意完全或者部分減免所扣話費。據董小曉介紹,聯通一開始時希望其能夠分擔一部分,最后雙方達成協議,聯通完全承擔被惡意扣掉的話費。
黃偉植的情況也是一樣。“它一開始時希望我能夠出279元,它來承擔2000元。但我沒有同意。因為我沒有使用流量,這部分錢也不應該我來掏。后來,聯通又表示希望我負擔20元,剩下的都由它來承擔。但我還是拒絕了。”黃偉植說。
據黃偉植介紹,他的一個同事也是無緣無故被扣掉100多兆流量的錢后,運營商與其達成的協議是,其負擔20元。“我的同事照做了。我不會這么做。”黃偉植說。
“既然聯通同意負擔被惡意扣掉的流量費,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聯通知道自己存在一定的問題。”一位不愿具名的通訊行業(yè)分析師告訴21消費者報告。
“聯通客服和我說,因為我是第一次投訴,所以這次能夠申請減免。下一次再遇到這樣的問題,恐怕就不能了。如果再碰到該怎么辦?”董小曉表示疑惑。
誰該為“天價上網費”負責?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向21消費者報告表示:“這種情況多是出現在國外漫游時。若是發(fā)生在國內的話,也有可能是聯通的后臺存在一些小問題,小BUG,這個就需要聯通來排查。”
“按照目前聯通的資費水平,就算一直在扣,也不能扣這么多。我也覺得可能和裝的某些軟件有關系。也不排除有一部分惡意軟件的存在。”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說。其表示,有一部分人通過類似的灰色產業(yè)鏈獲得利益。當然,這種問題具體是軟件還是后臺的問題,就不得而知了,需要內部來排查。
“如果套餐內沒有用完,就扣套餐外的流量,那就是計費系統(tǒng)出錯的。但大多數這種情況,還是沒有辦理流量套餐的緣故。”通信行業(yè)一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表示。
“原因很多,有可能是系統(tǒng)問題,也有可能是后臺在下載。”上述分析師說,如果是山東聯通的IP在用,也有可能是手機SIM卡被盜。也不能排除這種情況。
最終上海當地聯通給黃偉植的處理結果是,因為流量產生的扣費全部由上海聯通來承擔。對于流量無故吸費原因,上海當地聯通表示,是3G手機在后臺運營,可能一段時間WIFI斷線,用上了手機的網絡。(責任編輯:韓杰)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