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讓受性侵婦女處劣勢 《證據法》一條文可能廢除
條文在1872年
根據印度法律訂立
道德”,其證詞可能因此被推翻。
尚穆根指出,這項條文是根據1872年的印度《證據法》立下,其條文中的“人格不道德”是假設性亂行為(sexual promiscuity)的代名詞。
這些假設包括,有性經驗的女性是較不可信的證人,以及有性經驗的女性更有可能同意進行性行為。
不應存在于新加坡法律
尚穆根認為這些假設已經“古舊”,根本不應該存在于新加坡的法律。
他指出,不管是男性或女性,任何關于他們性史的資料應該與案子有關才考慮在內,而這應交給法庭決定。
“我并不是說這節(jié)條文已可以完全與任何案子不相關。這還是取決于所呈上的資料,而且不是只針對女方的資料。”
廢除此條文的訴求,由婦女行動及研究協會于上個月30日在律政部展開的咨詢會時呈上,并在昨天正式得到律政部的回應。
婦女行動及研究協會執(zhí)行董事林淑美說,協會在過去六個月進行了一項性侵犯受害女性扶助服務試行計劃。
在研究與強奸相關的法則和法律程序過程中,她們發(fā)現了第157(d)節(jié)條文,并驚覺責難被害者(victim blaming)已成為法律的一部分。
此外,她們發(fā)現遭強奸的受害女性報案率相當低。協會在這六個月內通過自設的支援熱線,共接到24名女性的求助電話,其中14人透露自己遭強奸,但最后報警的只有六人。
林淑美指出,受害者不愿報警的其中原因,是害怕被責難——被告可憑著她們的穿著打扮或行為以及她們的性史,反過來削弱她們的證詞。
她也指出,絕大部分的強奸案例都屬于熟人強奸(acquaintance rape)和約會強奸(date rape)。協會過去兩年通過AWARE支援熱線接獲的34通遭強奸女性且愿意透露與強奸者有什么關系的求救電話中,只有一個案例的女性被陌生人強奸。
她說,尤其在約會強奸的情況,受害女性會深感困惑,因為這類情況的發(fā)生往往得到受害者一定程度上的準可。即使女方沒允許進行性行為,但她可能已接受與對方在深夜獨處、喝酒,甚至有進一步的親密行為。
知名刑事律師蘇峇士
也贊成廢除有關條文
在這樣的情況下,受害女性會因為擔心自己的說辭不被人相信、證據不足或覺得羞愧而不愿重提遭強奸的經歷。
對于第157(d)節(jié)條文即將被廢除,知名刑事律師蘇峇士(Subhas Anandan)受詢時說,此條文已不合時宜,他贊成廢除有關條文。
不過至于條文被廢除后對性侵犯受害者的影響有多大,他說:“問題在于被告是否在獲得受害者的準許后才進行性行為。得不得到允許與受害者以前有多少性伴侶或其品行無關。
”如果妓女遭強奸,你不可以因為她的工作而說她會允許別人強奸她。”
助受害者走出夢魘
扶助性侵受害女性服務推出
受性侵犯后的女性往往活在夢魘中。她很可能在被性侵犯多年后還會出現驚恐癥發(fā)作(panic attacks)、幻覺重現(flashbacks)以及患上抑郁癥。
此外,若她被性侵犯后報警,除了必須面對向警方敘述事發(fā)經過的過程,還得接受一系列的身體檢查以及面對患上性病的可能性。
過去,這整個過程都需要在受害者最脆弱的時刻獨自一個人承擔。
AWARE昨天正式推出性侵犯受害女性扶助服務(Sexual Assault Befrienders Service,簡稱SABS),為女性受害者提供熱線、輔導、法律咨詢和扶助(befriend)的服務。
協會也打算與本地醫(yī)院合作,擴大協助遭強奸受害者的網絡。
AWARE執(zhí)行董事林淑美說,協會在5月展開一項為期六個月的性侵犯受害女性扶助服務試行計劃。
她說:“AWARE這些年來接到不少在強奸后保持沉默5年、10年,甚至16年的女性的求助。這讓我們發(fā)覺提供專為她們而設的服務的必要性。”
為了實行這項計劃,AWARE安排七名扶助者和四名輔導員進行專門資訊與技能培訓。
另外,AWARE也在網上設立關于本地性侵犯情況的專欄,讓網友得到關于性侵犯最全面的信息。
經過六個月的試行計劃,AWARE通過熱線接獲24通求助電話。
除了14名是遭強奸的女性,其他求助的女性遭到非禮或勒索。林淑美指出,她們發(fā)現女性被性伴侶勒索的情況有增加趨勢。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