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贊《人到四十》有思想:表現人的精神生態(tài)
北京衛(wèi)視2011年收官大劇《人到四十》目前正在晚間黃金時段熱播當中,隨著劇情漸漸進入白熱化,由“中年危機”所引發(fā)的情感糾葛、激烈沖突也漸漸成為了觀眾和網友熱議的話題:人到四十,愛情應該是一如既往的甜蜜,還是應該漸漸升華?面對感情的誘惑,要有怎樣的堅持或是妥協?看似簡單的問題,卻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日前,國家廣電總局宣傳管理司副司長、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王丹彥攜手《人到四十》編劇彭三源以及原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仲呈祥等電視藝術傳媒專家進行了《人到四十》研討會。在研討會上,專家們一直認為該劇有一定的思想深刻性,反映了信息化時代下思想矛盾沖突,關鍵表現了當下人的精神生態(tài)。
彭三源談創(chuàng)作初衷,人到四十乃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
編劇彭三源表示,該劇所有的主創(chuàng)包括導演、演員,這些人都是人到四十的人,到了中年以后對于生活會有很多很多的感觸跟原來是不一樣的。她認為其實人到四十到了中年人的群體,在整個社會當中和在家庭當中都充當著中堅力量,而且中堅力量是無法替代的,上有老,下有小,誰也無法從這個人生責任中逃離,也沒法從這個年齡段逃離。這個問題就是很值得關注的社會現象,而且因為它的無可逃避性,這是人類可以探討的文化題,由于這個原因,她就就做了《人到四十》這樣一個選題。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與新聞學院教授,也是北京廣電節(jié)目專家評論課題組組長唐遠清評價,這個劇比較做得好的是從編劇、導演的角度,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比較好的把控了藝術真實和現實真實的關系。這個劇是有比較強烈的現實主義的色彩,在有些方面真實再現生活,反映了不同年齡段的現實生活。另外,這個劇比較有一定的思想深刻性,也就是反映了信息化時代下思想矛盾沖突的一種現實。這里面尤其是主人公的命運,包括整個幾代人的沖突。尤其是設計了按照傳統(tǒng)道德標準,應該說叫“小三”華碩的形象,這個劇首先處理不是道德角度批判,其實在講一種現實的合理性
專家贊《人到四十》表現當下人的精神生態(tài)
李準看完《人到四十》的感觸尤為深刻,他表示,該劇用行云流水般的日常生活敘事,生動鮮活的揭示出當今生活的環(huán)境,特別是身處忙碌生活快捷方式的中年人,對于他們來說在生活中很多情感、很多感受都已經瀕臨無感覺,瀕臨麻木了。在這種狀況下,只有生臨死別的高峰體驗才能最能檢驗血緣親情真實到什么程度、強烈到什么程度,一個是梁國輝肺癌晚期和他父親的病,這兩個體現出血緣共同體、親情共同體。
談到當今生活環(huán)境,仲呈祥認為,在物質的享受和精神的追求上已經有了太多太多的矛盾,藝術電視劇究竟干什么的,電視劇如果承認是一種藝術,他就是傳達情感,他就是真實的把當下人的精神形態(tài)的復雜性呈現出來,讓人感悟,并讓人思考,人類的情感生活跟事業(yè)是無關的。主題就是“這就是愛”,基于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由于過去藝術對情感生活的表現,常常采取規(guī)避、淡化的態(tài)度,他走到另外一個極端,結果人是一種社會的存在,不可能只有兩性之間的情感聯系,必然還有事業(yè)上的,還有性格上的,而這個戲前進就前進在彭三源她把她審美表現的對象人當成完整意義的人,而不是扁形的,不是不完整的人,既有精神形態(tài),也有物質生活,既有情愛生活,也有事業(yè)。
《人到四十》這部戲通過對現實的描摹完成對現實的超越,對于編劇來說非常不容易。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評論員邢戈從劇里看到主創(chuàng)者對生活的良知,講到:“從劇作的角度來說,編劇取材于現實生活,通過構思提煉,仍然以生活的面貌反饋給觀眾,但完成了對生活的隱喻。情節(jié)劇也好,這是現象上或者表達上的問題,然而在編劇構思的意義上,核心的問題是這部劇到底想做什么,到底想說什么。生存死亡和愛情是藝術的永恒主題,《人到四十》這部戲特意把生和死作為故事大前提和大背景,以波瀾不驚的態(tài)度進行書寫,這個戲其實事實上跟我們的生活真相是不謀而合的,因為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這樣生和死的背景下渡過的,只不過我們常常是沒有意識。”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