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動車追尾35人遇難 上海鐵路局局長被免職
24日,鐵道部發(fā)言人王勇平在發(fā)布會上向一名從D301次列車上幸存的記者鞠躬致歉。新華社發(fā)
7月24日下午,大型吊車將殘留在高架鐵軌上的車廂轉移到地面。 新華社發(fā)
◎胡錦濤溫家寶批示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目前已有35人遇難
◎初查系雷擊致故障
◎24日停運列車58列
23日20時38分發(fā)生在浙江溫州境內的動車追尾事故,受傷人數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數上升至35人。24日晚,鐵道部在溫州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通報事故情況。鐵道部黨組24日決定,對發(fā)生“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上海鐵路局局長龍京、黨委書記李嘉、分管工務電務的副局長何勝利予以免職,并進行調查。
19名遇難者身份已確認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事故受傷人數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數上升至35人,有19人身份得到確認,遇難者中有10名女性。
昨晚,鐵道部在溫州召開新聞發(fā)布會,鐵道部新聞發(fā)言人王勇平通報了事故的相關情況:2011年7月23日20時38分,北京南開往福州的D301次動車組列車運行至甬溫線上海鐵路局管內永嘉至溫州南間K584+300處,與前行的杭州開往福州南的D3115次動車組列車發(fā)生追尾事故。D301次動車組配屬北京動車客車段,編組16輛,發(fā)生事故時列車共有旅客558人,福州機務段司機值乘,北京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D3115次動車組配屬上海動車客車段,編組16輛,發(fā)生事故時列車上共有旅客1072人,福州機務段司機值乘,杭州客運段擔當客運乘務。在這起事故中,D301次動車組列車第1至4位車輛脫軌墜落橋下,其中1節(jié)車廂懸空;D3115次動車組列車第13至16位車輛脫軌。
鐵道部黨組24日決定,對發(fā)生“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上海鐵路局局長龍京、黨委書記李嘉、分管工務電務的副局長何勝利予以免職,并進行調查。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成立
事故發(fā)生后,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當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務必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以赴組織好救援工作,同時查明原因,做好善后處理。
國務院副總理張德江24日率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趕赴溫州,指導事故救援、善后處理和事故調查工作,并宣布成立國務院事故調查組。
張德江說,做好下一步的工作,一要全力以赴救治傷員,千方百計調動一切醫(yī)療力量進行救治,千方百計減少因傷死亡,千方百計減少因傷致殘。二要認真做好遇難、受傷人員的善后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做好死傷人員的家屬接待工作,依據有關政策妥善做好相關工作。三要繼續(xù)做好滯留旅客疏散的后續(xù)工作。四要抓緊清理現場,盡快恢復通車,注意現場清理工作安全,加強列車運行科學調度,開展全路安全檢查。五要加強宣傳輿論工作,公開、透明發(fā)布事故消息,及時、準確報道救援進展情況。六要成立事故救援和善后處置工作指揮部,由浙江省省長呂祖善任總指揮,鐵道部部長盛光祖任副總指揮,各部門積極支持配合,共同做好各項工作。
張德江在會上宣布,成立國務院“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組,由安全監(jiān)管總局局長駱琳任組長。事故調查組要以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科學嚴謹的態(tài)度,開展事故調查工作,查明事故原因,總結事故教訓,依法依規(guī)嚴肅處理相關責任人員。(責任編輯:admin)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