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花1850萬拍5分鐘鐵路宣傳片 每秒約合6萬
1850萬元,足夠再拍4部《舌尖上的中國》,夠拍兩部《失戀33天》,而這個數目到了張藝謀手里,僅夠不足5分鐘的宣傳片。近日,審計署公布了2011年度財政支出情況,報告顯示,鐵道部在未按規(guī)定公開招標的情況下,投資1850萬元,請張藝謀拍攝了中國鐵路宣傳片,于是,這段在2010年便拍成的短片被網友翻炒,不僅審計署強調該宣傳片未達到預期效果,就連網友對1850萬的巨額投資也存質疑,甚至對宣傳片的質量嗤之以鼻。
5分鐘1850萬,每秒約合6萬
《中國鐵路》形象宣傳片是2010年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開幕式影片,導演為張藝謀。該片全長5分鐘,回顧與總結了中國鐵路近幾十年的成就。不過這部本應有“回顧”內容的宣傳片并未有昔日影像出現(xiàn),視頻均為現(xiàn)如今拍攝,根據中國鐵路現(xiàn)有的線路規(guī)劃,視頻拍攝地橫跨祖國大江南北,敘事手法為字幕表達,全片甚至連航拍鏡頭都很少,僅有的區(qū)區(qū)數秒航拍有著劇烈晃動,經網友鑒定應該是由成本很低的無人機拍攝。畫面中充斥的是列車穿插的鏡頭拼湊,偶爾有幾位美女列車員態(tài)度親和的服務再加上乘客舒適的乘坐鏡頭。有網友為這部片子算了筆賬,1850萬來拍5分鐘的宣傳片,平均每分鐘要花370萬,每秒鐘就要燒掉6.16萬,而張藝謀最新一部燒錢力作《金陵十三釵》有著奧斯卡級男星的陣容,大量的爆炸特技、CG鏡頭以及場景搭建,每分鐘的成本不過410萬。
無聊鏡頭堆砌成畫面
這部宣傳片既不同于張藝謀電影的畫面唯美、也不如其實景印象系列的靈動縹緲,有網友在看過宣傳片后失望地表示:“大量延時或高速攝影,用價值4萬以下的機器就可以拍出,畫面組合就是鏡頭堆砌,完全看不出導演設計。段落組合毫無趣味,也缺乏敘事性。”
盡管這部張藝謀拍攝的宣傳片水準盡失,不過如果對張藝謀的風格熟悉,還是能在片子里發(fā)現(xiàn)其個人風格的蛛絲馬跡,例如張氏審美的女孩扮演乘務員,帶著表演化的微笑面對八方迎客的場景,這與其一貫的審美和鏡頭表現(xiàn)方式較為一致。
網友爭曬優(yōu)秀同類作品
張藝謀的錢花得到底值不值?在1850萬拍出的宣傳片火爆網絡后,網友紛紛找出類似的鐵路宣傳片與其比較,其中日本九州新干線全線開通的視頻最為獨特,片中沒有加入充滿感情色彩的文字和解說,甚至連列車本身的畫面展示也很少,而是將鏡頭對準了軌道邊興高采烈的民眾,沿途的每一處站點各色的慶祝活動豐富了劇情,飽含的人文精神為該片增色不少,兩部作品相比云泥之別立見高下。此外,一部廣州地鐵15年的視頻也被網友翻出,“找到地鐵早到家”、“ 那些年,廣州還沒有地鐵,但夢想早已存在”等充滿感性的宣傳語也令網友認為“比堆砌的數據和生硬的介紹強百倍。”
業(yè)內人士“低價競拍”
1850萬的價格不僅讓網友感嘆,也引發(fā)了影視從業(yè)人士的不滿情緒,在微博上有大量從事該行業(yè)的網友在揶揄該片質量的同時,也秀出了自己對于制作這樣一部宣傳片的心理價位。
網友陳金猩稱:“這市值200元一秒的視頻能賣到1850萬,實在無語。”網友姜洪波則開玩笑稱:“我預測,此項目經過層層轉包,最終學校老師收取1850元制作費,轉交在校大學生制作,費用為185元。”
在北京從事影視宣傳片和紀錄片拍攝的導演邵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該片大量視頻可以直接采用素材資料,在后期上加強一些,甚至十幾萬就可以拿下,他還認為張藝謀可能僅是掛個名:“這東西在業(yè)內算中低檔水平,就是車開來開去,畫面水平很低,當然張藝謀不一定就能拍得比這好,但畫面不至于這么沒質感,應該是接單后外包的。”(責任編輯:admin)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xié)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lián)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xié)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lián)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