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變投資有隱憂 供求失衡導致秋拍低迷
去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規(guī)模1694億元,拍賣市場交易額585億元,年增長率177%。2011年前者有望突破2000億元,后者將達到1000億元。
在剛剛落幕的由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和第一財經主辦2011年上海收藏論壇上,海內外藏家、專家學者圍繞 “藝術品收藏投資新理念”展開討論,觀點不約而同:數字值得欣喜,但應該有高于數字的追求。
供求失衡導致秋拍低迷
秋拍一反春拍熱火朝天景象,面對市場崩盤的疑慮,臺灣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王定乾認為,這是供給和需求失衡的結果。 “為什么今年張大千畫作起落變化大,與供應量過大有關。春季連著秋季拍,作品相隔不到三個月又拿出來,市場怎么能消化得了?”與此類似,王定乾認為,古典家具市場低迷也源于供需失衡,“嘉德秋拍明清古典家具都是精品,但現實問題是,玩家具的人屈指可數,人數遠遠不及書畫。 ”王定乾提醒,藝術品與所有商品一樣講求供需率,一旦供過于求,就會導致價格低迷。
復旦大學文博系副主任胡志祥從歷史角度提醒藏家,面對漂亮的數字居安思危,“我們用18年走完別人20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值得驕傲,也要看到前車之鑒。日本曾經是世界第二大藝術品收藏國,現在大批天價作品放在倉庫里無人問津,人家‘翻車’了,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避免。 ”
缺少教育才會有投機
在臺灣山藝術基金會理事長林明哲看來,100元、1萬元都可以做收藏。林明哲在畫廊買到過售價僅175元的林風眠作品,“只要你有鑒賞力,去研究和關心,都有可能成為最好的收藏家與投資者。 ”林明哲認為,缺少文化基礎的教育才容易導致藝術品投機行為。
收藏家戴志康認為,“過去十年,藝術品市場價值十倍、百倍增長,但我們對其藝術價值挖掘、整理、推廣,以及如何把藝術品變成公共文化事業(yè),仍顯不足。”戴志康投資建立了民營美術館,他直言,做美術館比做收藏難,“去拍賣會的人很多,逛美術館的不多。從專業(yè)經營人到普通民眾,整個社會還沒有形成接受藝術熏陶的習慣。”
市場需要穩(wěn)定三角形
盡管部分傳統(tǒng)行家抵制藝術品投資化概念,藝術市場與其他投資渠道的關聯(lián)性也在增強。雅昌藝術網監(jiān)測中心總經理關予認為,新一輪文化大發(fā)展背景下,藝術品市場會有新的機遇。
在王定乾看來,中國藝術品交易一直處于激情樂觀情緒中,眼下似乎要平靜了,“直線成長到了瓶頸階段,必然面臨橫向調整。 ”他認為,市場調整的關鍵在于古玩店、畫廊等一級市場的完善,“全世界正常藝術市場都是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共同努力的結果,兩者形成等邊三角形。我們則是拍賣行等二級市場先壯大,一級市場比較弱。三角形的平衡打破了,一旦有拍假,假拍,就會造成市場動蕩。 ”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xié)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lián)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xié)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lián)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