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長城保護條例執(zhí)行不力 呼吁制止無序開發(fā)
游客肆意攀爬河北省遷西縣的一段殘長城。鄭嚴攝
八達嶺長城在保存相對完好的基礎上經過數次修繕,以雄偉的姿態(tài)迎接了無數中外游客。
平型關是長城著名的關隘。關門(左側)和墩臺間被挖成凹槽,原本完整的關城被劈成兩半。
2011年6月11日是我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然而就在5月25日,一段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葉縣的楚長城城墻遺址,在一風電項目施工修筑盤山公路時被推倒了2公里。
“這段城墻有30.51公里,我們同河南省文物部門去年剛剛確認了它的保護價值,沒想到這么快就被毀掉了2公里。”中國文物學會長城研究委員會會長成大林唏噓不已。
在保護長城的問題上,文物界同地方政府之間一直存在分歧。成大林說,主要矛盾是要不要把長城作為一種資產來經營。因為有些地方已經有了先例,比如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在香港上市;金山嶺長城當地出價600余萬元賣給了一家公司來經營。成大林用“遍地開花”形容當時開發(fā)長城的狀況。
在這種背景下,出臺長城保護法的呼聲非常強烈,既有文物主管部門,也有國內外專家學者在呼吁。
《長城保護條例》從醞釀到出臺歷時7年
2003年3月召開的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聯名8個屆別的45名委員提交了“長城保護工作亟待加強”的提案,建議:一是開展長城的全面調查,建立長城保護的記錄檔案;二是制定長城保護總體規(guī)劃,明確長城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三是制定長城保護的專項法規(guī)。
提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文物局決定先對長城保護狀況進行調研。受命主持課題調研的正是成大林。他回憶說,立法課題在1999年底開始醞釀,直到2003年11月,國家文物局才確立《長城保護、管理和研究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課題,并將其列入當年的重點課題。
成大林帶領課題組經過近6個月的艱苦工作,先后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60多個省市的戰(zhàn)國、秦、漢等朝代部分地段的長城和處于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旅游風景區(qū)等處的長城進行實地考察,行程8000多公里。2004年4月25日,一份近20萬字的調查報告通過了驗收,被送到國務院法制辦——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靈武市長城小龍頭風景區(qū)在開發(fā)中,將土筑長城改建為磚砌長城;山東省淄博市原山公園、章丘市七星臺度假區(qū)和青島市小珠山風景區(qū)對齊長城進行了復建,使長城面目全非……長城的修繕、復建工程,對長城的破壞突出表現為改變原狀、原工藝、原材料、大量損害長城上原有的歷史信息……”
成大林說,“盡管目前對長城保存狀態(tài)還沒有統(tǒng)一的分級標準,但是根據實地調查的情況還是可以得出長城確實遭到了嚴重破壞的結論。”
國務院法制辦研究后,決定針對長城保護問題立法。由于長城涉及地質、林業(yè)、建筑等很多行業(yè)和部門,所以立法工作開展得十分艱難。(責任編輯:admin)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xié)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xié)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