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云計算正處在其“過高期望的頂峰”
《炒作周期(Hype Cycle)》是一份Gartner公司在發(fā)布的關系到云計算行業(yè)的報告。在這份報告中,Gartner公司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云計算將會讓一些人失望。這種情況一定會發(fā)生,因為該技術已達到其預期的頂峰。
引述報告中的核心信息,Gartner認為,云計算正處在其 “過高期望的頂峰”。
分析機構的報告覆蓋的不只是云計算,而且還有像微型博客、電子圖書閱讀器、網絡電視、第三代平板電視等技術和創(chuàng)新。Gartner公司通過跟蹤了所有這些技術各自發(fā)展的進程,作出了《炒作周期(Hype Cycle)》這份報告,它包括技術觸發(fā)(Technology Trigger)、過高期望的頂峰(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幻滅的谷底(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啟蒙的斜坡(Slope of Enlightenment)、和生產力的高原(Plateau of Productivity)這幾個部分。
諸如采用、相關的市場和在技術方面的投資等因素都在《炒作周期(Hype Cycle)》的產品和技術分析中進行了考慮。一個重要的注意事項是,該公司考慮了所有的技術和新進入市場的各個因素,這個市場是以人們在IT領域創(chuàng)建的炒作為基礎的。
盡管私有云計算剛剛離開技術觸發(fā)階段,但是,云計算卻正在從過高期望的頂峰階段開始下滑,正朝著下一個階段前進。云和網絡平臺處在相同的階段。這一階段顯示了人們對應用開發(fā)和傳輸平臺越來越感興趣。
通常,在這個階段,人們對該技術的潛力異常的熱情,甚至會導致錯誤的預測。在下一階段,將導致更加失望。關于這一點,大家想一想公共虛擬世界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在這個階段,每一個供應商都會使用行業(yè)術語和支持他們產品的技術,并獲得新的客戶,承諾會給企業(yè)的前途帶來許多好處。
當到了下一階段幻想破滅,客戶認識到,技術給企業(yè)提供的好處,達不到供應商的承諾。
Gartner預測,再過五年,云計算將更加成為主流,從而使其成為一個變革性的技術。云計算已經廣泛存在于各種業(yè)務之中。
某些應用程序,就像云的平行過程,云應用開發(fā)工具、混合云計算和虛擬私有云計算,都處在上升階段。云企業(yè)業(yè)務流程管理平臺、PaaS(平臺作為一項服務)、云存儲、私有云計算、云中的彈性、用于企業(yè)的云計算和云安全服務,都處在鼎盛時期。
《炒作周期(Hype Cycle)》對于分析在同一平臺上的新技術和監(jiān)測新技術經歷過的各個階段,是非常有用的。因此,舉例來說,如果一個IT經理知道一個技術將要進入幻滅的低谷階段,那么他能更好地應付后面的失望,并能在這項技術進入谷底之前,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潛力。這份報告對選擇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創(chuàng)新類型都是有益的。
《炒作周期(Hype Cycle)》已經跟蹤大約75個不同行業(yè)中的1800項技術。今年,新增加了一些綠色IT、績效管理應用程序、企業(yè)架構和以模式為基礎的戰(zhàn)略方案。2009年,云計算、虛擬化和軟件服務在某種程度上說是被大肆宣傳的技術。
有趣的是,管理人員可以把《炒作周期(Hype Cycle)》與Gartner的《優(yōu)先矩陣(Priority Matrix)》聯合起來使用,《優(yōu)先矩陣(Priority Matrix)》是把一項技術放在由技術或創(chuàng)新的優(yōu)勢構成的網格中,這些技術和創(chuàng)新不同于已經使用數年的主流技術。
像微軟和蘋果等公司已經采用這份能夠給業(yè)務帶來好處的《炒作周期(Hype Cycle)》。例如,考慮他們的產品引進和管理業(yè)務會得到《炒作周期(Hype Cycle)》一個怎樣的建議,以便他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產品,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和相關的數據庫軟件技術,正是精確地遵循《炒作周期(Hype Cycle)》中描述的幾個例子。
隨著云開始進入幻滅的谷底,對IT經理和急需喘息的云計算廠商來說,這可能意味著空閑時間。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