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虛擬化在云計算中的應用
云計算相關概念自2007年由Google公司提出后,從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臺即服務(PaaS)、軟件即服務(SaaS)到一切皆服務((XaaS),其內含被不斷泛化與擴展。但無論云計算內涵如何變化,作為一種按需服務、高性價比和資源透明化的業(yè)務提供方式,其本質就是通過對互聯網的計算、存儲及傳送等資源的池化,滿足不同用戶的個性化、多層次服務需求。
云計算的整體架構建立在由計算機以及其他硬件設備構成的網絡環(huán)境中。盡管不同的云計算模式對網絡的具體需求有所差異,總體而言,云計算對網絡的共性需求體現在無感知服務、資源動態(tài)適配、可靠性保障、虛擬化和安全性等方面。
(1)無感知服務需求
云計算服務場景下,無論用戶采用何種終端、何種接人方式或者身在何處,都應該能夠獲得云計算相關服務,而對服務源以及網絡變化無任何感知。因此,網絡覆蓋范圍、接人手段、帶寬供給能力、自動調配水平和網絡質量等因素對云計算服務的提供至關重要。
(2)動態(tài)資源管理和適配需求
無論是公有云、私有云還是混合云,應用和用戶都處于不斷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中。為了適應這種用戶/應用不斷變化的需求,基于網絡構建的云計算需要具備動態(tài)伸縮的能力,這就要求IP網絡不僅要具備較大容量,還要具備網絡資源動態(tài)管理和適配能力。
(3)可靠性保障需求
云計算服務基于網絡實現,用戶所請求的資源來自“云”,而非固定有形的實體。用戶的數據和業(yè)務應用處于云計算系統(tǒng)中,因此服務的連續(xù)性和SLA 保障是云計算相關業(yè)務成功的關鍵。盡管各類云計算平臺本身會基于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jié)點同構可互換等方式保障服務的可用性,但網絡可靠性是云計算平臺可用性的基礎,必須基于網絡冗余等機制保障云計算服務的高可靠性。
(4)網絡虛擬化需求
云計算具有通用性,提供龐大的資源池,但并不針對特定應用而優(yōu)化。在“云”的基礎上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云”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這就需要通過網絡虛擬化將計算/存儲/傳送等資源抽象、封裝成一些便于調度管理的邏輯單元。
(5)網絡安全性需求
云計算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相伴而行。云計算提供服務過程中,底層資源(計算/存儲/網絡資源等)對用戶透明,用戶無需了解資源的具體實現和地理分布等細節(jié)。正是這種資源的透明性和信息流動性,為用戶帶來安全性隱優(yōu)。2009年11月,Forresier Research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有51%的中小型企業(yè)認為安全性和隱私問題是尚未使用云服務的最主要原因。云計算安全包括平臺安全、數據安全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網絡安全是數據和平臺安全的必要條件,并且對云計算服務的可用性相當重要,因此,云計算對網絡安全性的需求非常迫切。
(責任編輯:韓杰)-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