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4讓人心焦3D曲高不和寡
在深圳這個3C重鎮(zhèn),無論手機、平板電視、PC或者IT產業(yè),都有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應。如果你還在大排長隊等待購買iPhone4時,平板電腦的概念已經橫空出世,而且在短時間內風頭迅速蓋過了PC的“前輩們”。如果你還沉浸在對3D電視的憧憬時,智能電視也躊躇滿志地向我們走來。和這些微妙的行業(yè)變化相互呼應,深圳各大家電渠道商不謀而合,把大家電“轟”到樓上,一場近距離的“3C肉搏戰(zhàn)”在華強北商圈此起彼伏。那么,盤點過去這一年3C領域的發(fā)展軌跡,有哪些關鍵詞和深圳息息相關?
關鍵詞1 3D
搶占50%江山,3D模塊成標配進入倒計時
從2010年初那部絕殺眼球的《阿凡達》開始,到現在的《納尼亞3》和《創(chuàng)戰(zhàn)紀》,動輒數億美金的票房在快速崛起的3D產業(yè)面前可是小巫見大巫了。南都記者走訪了解到,在去年初還顯得有些曲高和寡的3D電視,在年底忽然熱鬧非凡。在索尼、三星等洋巨頭的前驅效應之下,深圳彩電三大“金剛”:康佳、創(chuàng)維、T C L都一口氣亮出了多款3D殺手锏,借亞運3D直播的快車道,其價格直逼傳統彩電,從年初的數萬元下探到兩萬元左右,這讓喜歡嘗鮮的深圳人埋單也不是不埋單也不是。
盡管阻力重重,占有率還是相當低,但是不妨礙廠商對于市場前景樂觀預測。按照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yè)部副總裁黃心仲的說法,“像當初推動LED電視的快速普及一樣,2011年3D電視有望在平板銷量中占比達50%以上。”從不足5%的微小份額到半壁江山,這看起來是“不可能任務”。但在樂觀派看來,“3D功能會和LED一樣,成為未來彩電的標配,畢竟LED的普及也不過用了一年多時間。”
在電視的帶動下,3D手機、3D相機、3D數碼顯示等各種技術也一觸即發(fā)。“從電影到電視再到數碼相機,3D已經滲入了人們的生活中。”蘇寧電器深圳地區(qū)管理中心黑電事業(yè)部經理彭俊分析,現代人對于觀看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3D技術所帶來的立體影像,更能還原事物的本真形態(tài),更能滿足人們記錄世界、了解世界的需要,因此能夠被廣泛接納。
一份來自調研機構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3D電視出貨量可達340萬臺,市場滲透率5%,到2014年出貨量將超過9000萬臺,出貨量的比例將驟增至41%。不過,亟待解決的難題依然等待業(yè)界的突破口:比如在現實模式上有偏光式、主動快門式、裸眼之爭,在載體上有普通液晶、LED、PD P之別以及節(jié)目匱乏的老難題等。
關鍵詞2iPhone4
每4秒預約一臺,蘋果讓所有手機黯淡無光
就像一個讓人愛恨交加的魔咒,iPhone4吸引了3C世界幾乎所有的鎂光燈,不給對手半點露臉機會。它的漂亮外形、它的強大功能、它的暢銷度……這些都是人們的社交話題。按照深圳一些授權商家對南都記者的說法,9月25日上市當日,16G的iPhone4就被搶購一空,現場只能接受預約第二批。而在上市前兩天,蘇寧300多家門店預約量超過4萬,等于平均每4秒預約一臺。不到一個月,深圳地區(qū)賣出了超過5000部。對于一款需要排隊購買的產品來說,這個數字顯然太保守了。
實際上,打動消費者的更多是來自iPhone4本身的技術革新。深圳聯通的技術專家介紹,這款手機厚度僅有9.3毫米,是目前全球最薄智能手機。其Facetime功能將可視電話變得輕松自如,而Retina顯示屏使3.5英寸屏幕具備960×640分辨率,多任務處理可支持同時運行多個應用程序。此外還有帶LED閃光燈的500萬像素相機、支持720P高清視頻拍攝、超過250000個應用程序以及中國聯通沃3G門戶提供的手機電視、手機上網等多項3G業(yè)務。
當然,更要命的是,在上市后近半年時間里,這個尤物一直是一機難求。據南都記者了解,由于分批到貨,每一批次的數量有限且到貨時間有一定間隔,因此選擇到門店購買的消費者也會遇到階段性缺貨。實際上,聯通官網、蘇寧及蘋果專賣店頻頻爆出貨源緊張的消息,甚至有人指蘋果在華四家專賣店已停售iPhone4。
買不到心愛的手機,很多商家、渠道和消費者歸咎為蘋果的饑餓營銷策略,“寧愿讓你等也不愿輕易放開”。這個時候,諾基亞、三星、黑莓的旗艦產品紛紛乘機出籠勾引“果粉”,但想“陰謀得逞”不容易。
南都記者在深圳市場踩點后發(fā)現,供貨量的掣肘讓運營商和渠道商們苦不堪言,而社會零售通路的極其狹窄,看起來也似乎與市場營銷的江湖規(guī)律南轅北轍。不過,這一切的特立獨行由于與蘋果搭上了關系而顯得不會太突兀。毫無疑義,iPhone4在為業(yè)界留下一個可以錄入商學院課程的謎:一向以品質感和品牌形象而著稱的蘋果公司,這番成功的“饑餓營銷”的戰(zhàn)略意圖到底何在?
關鍵詞3 平板電腦
風頭蓋過“老前輩”,電腦品牌混戰(zhàn)新藍海
在價格已經沒有多少“水分”的電腦領域,去年一個名為“平板電腦”的概念橫空出世,而且風頭迅速蓋過了“老前輩們”。顯然,依賴電腦的人,有誰能逃脫它的誘惑呢?外形介于筆記本和掌上電腦之間,但其處理能力大于掌上電腦,比之筆記本電腦,它除了擁有其所有功能外,還支持手寫輸入或者語音輸入,移動性和便攜性都更勝一籌。
如果你想知道平板電腦到底有多火,看看iPad就知道了。深圳國美的市場專家介紹,iPad在成功推廣這個概念后帶來連鎖效應,一塊龐大的市場蛋糕也逐漸形成,各品牌平板電腦的價位從不足千元到四五千元,在深圳市場一字排開擺出陣勢。為了和蘋果過招,平板電腦摒棄了“價格牌”,深圳市場上,酷跑X 8、華碩T 101M T和聯想T hinkPad等中高端新品都是iPad的強敵,無論從外形設計還是內在配置都各有所長,價格也與iPad的深圳行價有所重疊,讓意欲下手平板電腦的人群左右顧盼多了選擇。
據南都記者觀察,在各大IT廠商紛紛進軍平板電腦市場后,平板電腦必然成為一個新的戰(zhàn)場。更多的平板電腦廠商正在用細化產品來搶占細分市場,屆時,火爆的平板電腦市場也會真正邁入細分化時代。
關鍵詞4 手機應用商店
從產品戰(zhàn)跨越到軟件戰(zhàn)
這個有點拗口的說法在過去一年中顯得很溜。
去年,各大手機廠商、操作系統商、運營商快馬加鞭涉足應用商店,在虛擬的世界里繼續(xù)競爭。據艾瑞的報告顯示,2010年我國手機應用商店活躍用戶規(guī)模達到了1400萬,同比增長462.5%,其增速甚至高于了移動互聯網用戶規(guī)模的增長速度。艾瑞預計2012年我國手機應用商店用戶將突破1億。
手機應用商店的背后,其實智能手機及其操作系統大行其道。在深圳這個以手機研發(fā)、組裝和銷售為基地的手機產業(yè)鏈,自然不會在任何環(huán)節(jié)落后。深圳手機行業(yè)分析師譚貽國認為,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大戰(zhàn)進入白熱化,隨著谷歌A ndroid、微軟W indow s Phone 7產品的先后推出,智能手機的銷售也進入爆發(fā)期。而按照深圳通信界的勃勃野心,2011年智能手機的份額要達到40%以上,2.8英寸以上大屏幕、500萬高像素主流化,手機應用商店的厚積薄發(fā)自然水到渠成。
艾瑞分析師童斌認為,三大電信運營商進入手機應用商店市場,O V IStore實現本土化落地以及基于iO S、A ndroid平臺的智能手機在中國市場的持有量快速提升等因素都直接推動了手機應用商店市場的增長。
業(yè)內人士表示,按照調查顯示,近八成用戶最關注手機上網功能,越來越多手機用戶將利用手機上網。隨著產業(yè)融合、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手機市場的競爭重點已經不再是以往單純的手機終端硬件競爭,而是轉向了應用與服務方面。過去數年中,社交網絡(SN S)、移動、觸摸屏、地理位置及云計算等技術的發(fā)展,促進了多種新產品和服務的出現。
關鍵詞53C整合
把大家電“轟”到樓上,華強北出現3C肉搏戰(zhàn)
似乎是找到了金礦,深圳各大零售商家、連鎖渠道去年紛紛發(fā)力3C銷售,而且不惜重金新裝上陣。去年,蘇寧曼哈店和華強廣場店高調開張,與3C旗艦店群星廣場店一起,在華強北形成了長蛇陣,而三者都如出一轍地把3C作為主打定位和銷售增長點。無獨有偶,深圳國美在華強北的三店也改頭換面,推出了新活館,目標定位也劍指3C,在人流最旺的一樓開辟出體驗區(qū),而把大家電“轟”到了樓上。按照有關人士的說法,3C在其賣場的占比已經高達40%以上,成為3C零售市場的主渠道。
G FK市場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新宇認為,集成度和商品化更高的產品使得零售終端銷售渠道成為市場主導;其中家電連鎖發(fā)展尤其迅猛,截至5月份,家電連鎖電腦銷售臺數對比三年前同期增長240%,遠超其他渠道的100%。顯然,相比散亂的傳統IT渠道而言,3C家電連鎖賣場具有不少優(yōu)勢。業(yè)內分析,連鎖巨頭通過規(guī)模采購掌握主動,不僅與PC廠商簽訂直供協議,與各大電信運營商也結成了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而這必然打破傳統經銷商對價格的壟斷局面。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