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發(fā)現我國最早磚窯洞建筑群
經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共同測定,柳林縣鋤溝村200余間古代磚窯洞距今1060年,為唐代建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磚窯洞建筑群。
鋤溝村緊鄰柳林縣城,磚窯洞建筑群位于村中央,呈階梯狀分布在河谷東岸山坡上,200余間中保存完整者有30余間,窯洞造型獨特,全國罕見。據了解,一般普通磚窯洞是先起直墻然后拱券合頂,呈倒U型;而這里的磚窯洞建筑群是不起直墻就地拱券合頂,呈半圓形,技術精湛,堅固耐用,至今仍有人居住。且因其獨特的造型,悠久的歷史,引來無數游客觀賞。民間相傳是唐代建造,俗稱“唐窯”。然而,是否唐窯多年來眾說紛紜。
去年11月,研究小組選取了該村李管應和龐生龍家的兩個磚樣送北京大學進行鑒定,得出的結果為:李管應家的磚樣距今1060年,大約在公元864年至1042年(唐至北宋時期)。龐生龍家的磚樣距今860年,大約為公元1032年至1272年(北宋至元初)。
今年3月,研究小組又選取了該村龐旭東家的石灰樣和賀根生家的古窗木材樣品送蘭州大學進行鑒定,得出的結果為:龐旭東家的石灰樣距今1045年,大約為公元915年至1019年 (五代至北宋初)。賀根生家的古窗木材樣品距今439年,大約為公元1522年至1624年(明代)。
據中國窯洞專家侯繼堯先生考證:“元朝時已經出現了窯洞的另一種形式磚石窯洞,窯洞建筑最輝煌的時期在明末清初。”而鋤溝村磚窯洞距今1000多年,無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磚窯洞建筑群。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