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立剛:說說手機預裝軟件那些事
央視開始向手機預裝應用開刀了。好事,現在手機里經常預裝了很多應用,有些不能卸載,用一段就很卡。相信每個人都是有些感覺。不過央視記者算出每個人每個月要為預裝軟件跑流量多花60元,一沒常識,二是扯。中國用戶一個月平均支出,電信聯通都到不了這個數,移動是剛剛過。盯的是事是好事,但是別夸大了,過于夸大其實也是假新聞。
好了,說說手機預裝這些事吧。
智能手機應該不應該預裝應用?
1.手機必須要有預裝軟件。一說到預裝軟件,就開始有人走極端,說不能預裝,不預裝,不預裝這還叫智能手機嗎?蘋果新手機一般是不預裝的,裝得最多最煩的,我看是要數三星。預裝是應該預裝那些最基本的應用。比如電話簿、短信、聯系人、照相、應用商店。我看一些對于系統和核心相關的預裝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文件管理、電量管理、安全應用、甚至有針對性的支付應用這都是可以預裝的。如果這些都完全不能預裝,就會大大增加使用成本,讓一些小白用戶摸不著頭腦,使用起來也會更加麻煩。預裝是一種服務。不能對預裝一棍子打死。
2.預裝應用能不能卸載。同樣一些預裝應用也是不能卸載的,因為一些應用它要對系統進行管理,需要做最基本的支持,比如電話、短信一般都是不能卸載的,我看也沒有必要支持這類應用一定可以卸載。
不過哪些應用可以預裝,哪些應用預裝了還可以不允許卸載,這以前沒有規(guī)定,也沒有認定,當然廠家的選擇,就是我要裝就多多裝,盡可能不允許你卸載。好處是可以向第三方合作單位收錢,還有一個好處是讓你手機使用半年之后,慢得沒有辦法使用,又要換我的新手機了。所以今天需要通過政府管理部門,或是行業(yè)組織共同制定一個基本的標準和要求,讓手機里的應用不能隨便預裝,裝必須要有道理,對于數量和特性都要有一定的要求。這樣才能做到有所限制,又是不矯枉過正。
預裝應用的利益鏈條
說了有些應該裝,不應該裝,問題在哪些地方:
1.不應該裝的就是手機安裝了大量的,一些并不是用戶必須的應用,這主要是量多,二是用戶并不需要。廠商做這件事,重要的原因是獲利。這些應用一般分為幾種情況:廠商自己開發(fā)的;電信運營商要求必須安裝的;向第三方收錢安裝的,這就是幫助第三方推廣了,所以有可以卸載和不可以卸載的區(qū)別,可以卸載的,錢收得小,不能卸載的錢收得多。為了獲利更多,有些廠商不顧用戶體驗,大量地安裝各種應用,甚至一些應用一打開手機就啟動,就占據內存,就處于工作狀態(tài),這樣大大影響手機的內存占用,降低了手機的速度,也影響了用戶體驗,這類應用所謂“偷”流量可能性非常大。
2.什么人在預裝應用。我們說預裝應用,其實并不僅僅是手機廠商,哪些人在干這種事:首先是手機廠商,除此之外還有電信運營商,定制機會把自己開發(fā)的應用裝進去。手機批發(fā)商,大量手機在它手中過,自己也順便賺一道錢。手機零售商,都是雁過拔毛,裝一批應用,賺一道錢。所以你買來手機,一堆應用,可以怪廠商,但是并不是什么都是廠商干的。當然如果這個應用是不能卸載的,一定是廠商干的。
怎么既方便用戶體驗又不傷害用戶利益?
把預裝用戶一棍子打死是不行的,但是任其泛濫也不應該。有沒有可以找到一個辦法,既可以讓用戶有選擇權,同時又不是預裝了大量的應用,影響用戶的使用和感受。我看“準預裝”是一個好的選擇。
所謂“準預裝”是打包分門別類的內置了一些應用,比如:“系統管理”“實用工具”“生活服務”“游戲娛樂”“視頻”等,這些類別和應用是用戶經常需要使用,但是這些應用又并不是真正已經裝在手機里,也不是馬上可以使用。當用戶真的需要時,比如我需要馬上使用導航,我可以到應用商店里自己去找,我也可以在“出行導航”這個類別里,找到某個導航軟件,點擊它時,并不是馬上開始使用,而是下載應用,馬上安裝。這是用戶需要了再決定我需要不需要,我安裝不安裝。當然這類由用戶安裝的用戶是隨時可以卸載的。
最后,關于應用安裝的官司,我看很麻煩,因為很難在現有的法規(guī)中找到不允許安裝這樣的規(guī)定,更無法規(guī)定是安裝多少個才是合理的。這需要盡快出臺管理辦法。
(責任編輯:方向)-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