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為何暴跌:未達預期的財報+被訴風險
最近被假貨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在美國時間29號發(fā)布了最新一個季度的財報,財報顯示,該季度阿里巴巴實現凈利潤59.83億元人民幣(約合9.64億美元),同比下降28%;實現營收261.79億元(約合42.19億美元),同比增長40%。
財報發(fā)出后,剛因假貨風波而跌破100美元的阿里股價迎來上市以來的新低:截止收盤,阿里股價下跌8.78%至89.81美元,市值再度蒸發(fā)200億美元。
此次股價連續(xù)下跌,不僅是受到了營收不及預期的影響,而更重要的是假貨風波讓阿里陷入了上市以來最危險的境地。
我們從幾個主要數據來看阿里的財報:
營收的狀況 看大勢
本季度,阿里實現營收261.79億元(約合42.19億美元),同比增長40%;基于阿里的平臺模式,其營收以廣告收入以及傭金為主。
不過,這個增長低于預期,讓投資者產生了質疑。
對于阿里而言,由于雙十一、雙十二的聯(lián)動效應,第四季向來是阿里的傳統(tǒng)營收豐收季,但本季度阿里在移動端和PC端之間的轉換率差距明顯,這或是因為受手機屏幕限制、此前PC端依賴的營銷推廣模式在移動端效果不佳。
對于第四季度營收轉化率下降的問題,阿里CFO武衛(wèi)表示:“一是雖然移動端的貨幣化水平繼續(xù)提高,但其營收轉化率的水平仍然低于PC端,而移動端貢獻的GMV比例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都高很多,所以導致了整體轉化率的降低;二是公司PC端的投入可能也影響了轉化率。”
看看具體數字:
本季度阿里在移動端交易總額為3270億元(約合530億美元),同比增213%,環(huán)比增64%;移動端占比不斷提升,交易總額約占財季所有交易總額的42%,顯示出阿里用戶的購買習慣已經逐漸從PC向移動轉移,移動端的貨幣化問題將是阿里未來更堅實的道路。
從阿里上市以及上市之后的投資來看,阿里也將目光聚焦移動端,收購UC、高德,投資快的,以及馬云旗下云峰基金投資小米等,都是在移動端重新構建阿里的生態(tài),而未來能否產生聯(lián)動效應將對未來的發(fā)展產生關鍵的作用。
在利潤方面,本季度阿里凈利潤同比下降28%至59.83億元(約合9.64億美元)。繼上一個季度阿里拿出30億凈利潤進行股權激勵方面的支出之后,本季度阿里再拿出43.13億元進行股權激勵,對于這部分的支出,阿里透露,還將拿出一部分償還過去銀行貸款的80億美金。
在2012年,阿里為了向雅虎回購自己的股份,向幾大機構借資近百億美金,而這部分的成本將會在未來幾個季度持續(xù)進行攤銷,拖累阿里凈利潤繼續(xù)走低。
當然阿里也拿出大量資金用于員工端的激勵,至于為何持續(xù)增加的原因,估計更多也是跟阿里自身員工結構有關。
不可預知的風險
由于近期假貨風波的蔓延,對于中國電商的誠信問題成為關注的焦點。
此前的聚美優(yōu)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阿里巴巴集團執(zhí)行副董事長蔡崇信在解讀財報之前,特別花了大篇幅向投資人闡述此次風波的狀況,“假貨和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都是在當今這個日益增長的經濟環(huán)境當中所產生的諸多問題之一,不管線上或線下亦然。我們對平臺上假貨一直采取零容忍政策,這是由于平臺的健康和誠信正正取決于消費者的信任。”
當然受此影響,已經有美國律所向其提起上訴,市場預測未來將會有一批律所接二連三向阿里提起訴訟。
阿里巴巴集團的假貨問題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相關文件可資證明。外媒報道稱,在2008年到2011年之間,美國的所謂“惡名市場”(notorious markets)報告中每年都會提到阿里巴巴網站和淘寶網,不過隨后幾年里這兩個網站已從該報告中除名。
“可能中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想要說明的是,該局不只是針對外國公司而已,同時也會將矛頭對準國內公司。”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中國專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說道。“有什么能比批評處在食物鏈頂端的某人更好呢?”
阿里在這個關鍵節(jié)點上,持續(xù)出現并不利好的消息,對于投資人積極性將會是不小的打擊,做空機構等機構必然會借機游說,擺在阿里面前除了營收問題,還有不少的場外因素,將在未來一段時間產生不太樂觀的影響。
(責任編輯:韓杰)-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xié)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lián)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xié)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lián)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
相關新聞>>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新聞點評
- 貴州科技廳完成“FAST運行維護作業(yè)機器人系統(tǒng)”定向組織申報工作
- “重慶造”可折疊手持光影屏亮相天安門廣場聯(lián)歡活動
- 用智能加注現實,華為云新加坡峰會金句頻生
- 數字化服務亮相2019領航者峰會,展現智能演進新趨勢
- 新華三發(fā)布《數字化轉型之路》新書,全面領航數字化轉型實踐探索
- 紫光集團重慶大樓正式投用 在渝布局取得多項進展
- 擁抱人工智能,新華三主動安全進入智能時代
- 創(chuàng)新IT基礎設施,智繪新數據時代藍圖
- 以智能聯(lián)接使能智慧未來,新華三發(fā)布全新網絡戰(zhàn)略與產品
- 新華三發(fā)布《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2019)》
新聞關注排行榜
熱門圖片
- H3C品牌刀片系統(tǒng)強勢首發(fā),以新IT之力驅動企業(yè)實現數字化轉型
- 夢想加獲2000萬美元B輪投資 加速擴張智能化共享辦公布局
- 通鼎互聯(lián)新產品發(fā)布會在京隆重舉行
- 創(chuàng)維OLED增幅陷尷尬
- 酷開董事長王志國在“不止是大內容”2017年新品會都講了什么
- 全球首創(chuàng)徠卡三鏡頭 華為P10國內盛大發(fā)布
- 權威發(fā)布:熱門OTT TV盒子測評
- 聯(lián)想ThinkCloud視聽云解決方案搶鏡CCBN2016
- 智能數字平臺+智慧應用生態(tài) 助力百行百業(yè)共贏數字未來
- 2016年富通集團光通信智能制造啟航儀式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