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一點五億升級光亮工程引質疑 每天花15萬
● 廣州光亮工程每天至少要花掉15萬元
● 市民質疑為什么不把錢花在解決民生上
● 法律人士認為重大投資項目應開聽證會
廣東省廣州市政府相關部門近日傳出消息,將花費1.5億元對珠江兩岸的光亮工程進行升級。而目前由廣州市政府統(tǒng)一興建的光亮工程,大約每小時消耗的電費是5萬元。
“重金打造的珠江夜景燈光,為何又要投入1.5億元的巨資”、“在電力資源還非常緊張的用電形勢下,啟動這樣的工程是不是一種浪費”、“這么大的投資項目,為何不向公眾征求意見”……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了社會各界的一片質疑聲。
廣州擬新添照明景觀
據了解,廣州市珠江沿岸及海心沙周邊光亮工程進行升級改造的設計方案在日前開始向全社會招標,投資總額將達到1.5億元。
針對該光亮投資項目,廣州市建委近日專門通過媒體進行了詳細闡述。
“為了讓后亞運時代的珠江兩岸光亮工程更完善,所以對現狀查缺補漏,不是把現在已經建好的拆掉重來。”據廣州市建委副主任陳亞新介紹,亞運會期間,海心沙周邊的光亮工程擺放了約800臺探照燈,都是臨時從廠家租用的。而在亞運會后,廣州市政府就提出如何繼續(xù)維持這一片區(qū)域的夜景燈光特色,提出要建一些永久性的景觀照明,既能提升新中軸線和海心沙的夜色景觀,又要和亞運會期間的燈光相區(qū)別。
陳亞新說,另一個新增光亮工程點是在白鵝潭地區(qū)洲頭咀附近,目前的設想是在這里建一塊巨大的LED屏幕,高15米、寬350米至400米,由城投集團來建設,可以播放公益性的內容,也可以適當播放商業(yè)廣告。
光亮工程每小時5萬電費
針對“光亮工程的電費是多少,如何分擔?”這一市民們普遍關心的問題,陳亞新解釋說:“在目前這種非節(jié)假日照明模式下,由政府統(tǒng)一興建的光亮工程的電費,之前有一個大概的統(tǒng)計,每小時的電費是5萬元左右,和全市路燈照明需要的電費相比,這算比較低的。”
陳亞新同時告訴記者,廣州的光亮工程電費分3種模式分擔,一是新中軸線和珠江兩岸地區(qū)的公共空間,由市政府全額負擔,再加上各個住宅小區(qū)光亮工程的全部電費也由市政府全額負擔;二是新中軸線和珠江兩岸的寫字樓、商場、酒店等,它們是有營業(yè)收入的,所以市政府是采取和它們分擔電費的辦法,市政府最多負擔4成,其余的由企業(yè)自己出;第三種是一些不在市政府要求興建光亮工程范圍內,但是自己設計、建造、使用光亮工程的樓宇,電費就全由建造者自己承擔。
據悉,廣州對夜景照明設施開啟時間的規(guī)定是:普通夜景照明設施每天開啟時間不超過3小時,慶典燈光只在節(jié)假日、慶典時期及重大外事活動時開啟,開啟時間不超過4個小時。
陳亞新說:“按照每天亮燈3小時計算,廣州光亮工程每天要花掉15萬元,這還只是市政府全額負擔的那部分,沒有算上政府和企業(yè)分擔的那些電費。”
市民質疑光亮工程必要性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廣州市近年來曾出現階段性的用電緊張,在夏季用電高峰期,鋼鐵、水泥、電解鋁等8大行業(yè)及陶瓷、漂染等高耗能企業(yè),都被安排錯峰用電,部分企業(yè)還啟動了輪休制度,以緩解用電的緊張。
在采訪中,不少廣州市民對市政府的此舉均表示出質疑。
廣州市民吳女士說:“這樣做太浪費。老百姓的住房、教育和醫(yī)療都是大問題,為什么不把錢花在民生上?”
“廣州市區(qū)和周邊隨處可見的河里流淌的臭水,政府部門看到了嗎?花那么多錢升級光亮,還不如用心還大家一個潔凈清新的環(huán)境,真不知道市政府是怎么想的。”廣州市民李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記者從某網站對此進行的網絡調查發(fā)現,有27.15%網民認為“有這樣的必要,體現一個城市的品味”;有37.35的網民認為“沒有這樣的必要,浪費電資源”;25.59%和10.9%網民分別表示“不知道”和“其他”。(責任編輯:謝東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