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里爭奪持續(xù)升溫一片亂象 褻瀆名著引爭議
山東省、臨沂市及沂南縣三級政府今年5月將舉辦諸葛亮誕辰1830周年祭拜活動。據稱,去年以來,沂南縣借助“諸葛亮故里”的文化帶動效應,投入資金超15億元,其中包括今年投資1.8億元建諸葛亮城,投資3.5億元整合諸葛亮文化旅游區(qū)等。
這又是一起借助“四大名著”興建名人故里景點的例子。在此之前,孔明先生已有河南南陽的 “躬耕故里”和湖北襄陽的“臥龍故里”昭告天下。要是把眼光再放寬一點,就全國各省市來說,躺在四大名著身上興建的景點就更多了,甚至連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如孫悟空、西門慶等也都是各有出處,讓人真假莫辨。孫悟空故里除了原說的江蘇連云港外,前不久山西婁煩縣文物旅游局也提出要興建 “孫大圣故里花果山景區(qū)”,并以山西學者孟繁仁、李國成等多位專家經20年考察研究后的結論為權威認定。而有空到網上查一下的話,眼下全國各地名為“花果山”的景區(qū)竟有24個,要是這些地方都聲明是老孫故居的話,那只能讓孫猴子拔出它的毫毛來吹向各地才能解決問題了。至于《水滸》中西門慶這樣一個惡棍,居然也引來了兩省三地的 “名人”故里口水大戰(zhàn),聞之只能讓人無語。
應該看到,如今各地相關政府及部門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爭搶名人故里的做法,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旅游發(fā)展模式和方向,對此該怎么辦?由此想到前不久國家廣電總局關于近期內不再批準四大名著翻拍題材立項的決定。對此,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司長李京盛作出的解釋是,現在的四大名著穿越劇“毫無歷史觀可言,整體思想內涵沒有提升,只是好玩好看、新奇、怪異,而人物設置更是天馬行空,這類穿越題材對歷史文化不尊重,過于隨意,這種創(chuàng)作主張不足以提倡。”拿廣電總局官員的這番話來對照一下,目前各地興建四大名著景點的做法,是否也存在所說的這些問題呢?
其實,作為地方經濟發(fā)展的一個組成部分,有條件地結合本地旅游資源建造一些名人故里景觀本無可厚非,但由此帶來的隨意定位、盲目攀比形成的人造景觀開發(fā)熱卻并不值得提倡,同時,在以四大名著為題材的名人故里景觀興建中,無視歷史的真實性和傳統文化習俗,以內容粗俗、離奇怪誕甚至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人造景觀也并不少見,如有些以《西游記》為內容的景點中就建造了“白骨精洞”、“琵琶洞”等陰森恐怖的場景,再用聲、光、電等科技手段來加以渲染,直把一部好好的古典名著糟蹋得不像樣。推而廣之,有些四大名著以外的古典名著中也都有類似的問題,如山東淄博的“聊齋宮”、臨清縣的“金瓶梅文化城”、河南湯陰縣的“封神演義宮”等等,都有粗制濫造、褻瀆名著的現象,對這些拿名著進行任意“穿越”建造的景點,我們還能無動于衷嗎?
在對四大名著電視劇的翻拍上,廣電總局日前已有了叫停的決定,那么,對目前各地隨意“穿越”興建四大名著景點的現象,相關部門將有何措施,對此令人期待!
(作者:許興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