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推動巨屏智能手機爆發(fā)
隨著國內4G發(fā)牌,智能手機新一輪的競爭戰(zhàn)打響。在中國移動首批上市的8款4G手機中,有4款機型屏幕達到了5.5英寸及以上,而隨后密集面市的多款4G手機中,大多也配備了5.5英寸以上大屏幕。業(yè)界指出,具有大容量、高速度特點的4G時代來臨將催生巨屏手機的春天。
巨屏手機增長勢頭迅猛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屏幕尺寸一路加大,據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統計數據稱,亞太市場(日本除外)5英寸以上屏幕智能手機銷量,在去年二季度環(huán)比一季度實現翻番增長,而相比上年同期更是實現了620%的高速增長。這意味著5英寸以上智能手機越來越成為市場主流。
一般來說,業(yè)界把5英寸以上的智能手機統稱為大屏手機,其中細分市場下配備5.5英寸以上屏幕的智能手機又稱為巨屏手機。從去年下半年至今上市的智能手機新品中,巨屏手機可謂是密集扎堆。
除了一直在巨屏手機市場占據領先地位的三星Note系列之外,包括諾基亞、索尼、HTC以及以“中華酷聯”為代表的國產廠商均已加入了巨屏手機戰(zhàn)團。其中,老牌手機巨頭諾基亞首次涉足巨屏手機,其推出了6英寸的Lumia 1520,與Lumia高端機既有的拍照優(yōu)勢相結合,標志著微軟Windows Phone系統在巨屏市場的正式參戰(zhàn)。
而以華為、中興、酷派等為代表的國產廠商早已在巨屏手機市場發(fā)力。繼華為成為國產廠商中第一個推出6.1英寸巨屏手機之后,緊接著中興也推出了多款Grand Memo系列5.7英寸屏的產品。而酷派更是推出了7英寸屏的“大神”手機。
此外有消息稱,一直未涉獵大屏手機領域的蘋果,在下一代iPhone智能手機中或采用大尺寸的顯示屏。
業(yè)內專家指出,得益于觸控屏幕的普及,手機屏幕的可視面積越來越大。巨屏手機在使用體驗能夠和小尺寸平板電腦相媲美,消費者對巨屏手機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刺激各大廠商加緊步伐在巨屏手機市場布局。可以預見,在4G時代啟動后,巨屏手機的市場規(guī)模將進一步擴大。
4G新應用成為驅動力
巨屏手機之所以市場規(guī)模持續(xù)增長,主要是在其移動互聯網應用體驗方面具備小尺寸屏幕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無論在網絡購物、獲取新聞資訊,還是觀看高清電影、閱讀電子書以及社交分享。大屏幕意味著能夠顯示更多的內容,與此同時大屏幕還為多任務同時操作提供可能,如邊看電影邊聊天,邊玩游戲邊視頻等。用戶一旦享受到了大屏幕的操作體驗,往往很難再適應小屏幕。
業(yè)界普遍認為,4G時代的到來將引起移動互聯網新一輪的產業(yè)變革,而這將給巨屏手機帶來更多的市場需求。4G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下載速度快,最高能超過100Mbps,二是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甚至與高清電視不相上下。
4G到來給移動視頻、游戲等移動互聯網應用行業(yè)注入了強心劑。北京商報記者從多家視頻網站了解到,網速快將使PC端的視頻體驗更快地向移動端轉移,這將給3D影視、用戶內容自制上傳、高清影視帶來新契機。在這種情況下,巨屏手機則充當了應用載體的作用。
專家分析稱,目前國內限于網速及網絡環(huán)境的制約,大部分用戶往往選擇在家或辦公室等有WiFi覆蓋的地方觀看視頻,4G普及后則將會大幅提升用戶在戶外或移動場景下的視頻觀看比率,而這使消費者對巨屏手機的需求也將持續(xù)增長。
此外,手機游戲在4G時代的新發(fā)展同樣需要巨屏手機這一載體。GMGC全球移動游戲聯盟秘書長宋煒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基于4G網絡支持,手機在線游戲和重度游戲甚至3D游戲的比重將加大,大屏幕則是保證玩家全面提升體驗的重要一環(huán)。
國產廠商借力走高端
4G到來,使智能手機的競爭重回起跑線,而國產廠商迎來了比拼國際一線品牌、實現彎道超車的契機,在國產廠商走高端路線的重要借力便是巨屏手機。
一直以來,國產手機陷入“有銷量,無品牌”的尷尬處境,在中低端市場取得了華麗的銷售數字,但在高端市場卻始終無力與蘋果、三星兩大巨頭相抗衡,三星和蘋果攫取了智能手機市場90%以上的利潤,而國產廠商利潤空間被大幅壓縮。
在這種情況下,國產廠商迫切需要改變這一困境,開始向高端市場發(fā)力,紛紛推出高端旗艦產品。
對此,通信專家項立剛指出,智能手機市場的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國產廠商都在尋求差異化的突圍道路,并迫切希望在高端市場占穩(wěn)腳跟,而巨屏便成為廠商的切入點。4G時代的到來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這更堅定了廠商走大屏的路線。
這一點在北京商報記者對華為、中興、酷派等國產廠商的采訪中也得以證實。如中興通訊表示,今年主推的是4G手機,巨屏手機所占的比例將會增長。(責任編輯:韓杰)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