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電在漲價期待中打價格戰(zhàn)
在整個白電行業(yè)都在靜待新一波上漲行情之時,有人卻在私底下逆潮流而動。
3月3日,美的公司宣布將在北京市場推出代號為“萬人空巷搶美的(第二季)”的價格優(yōu)惠活動。為了吸引各界注意,美的還宣稱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降價行動。
據悉,美的此次市場主攻方向為變頻空調,有些機型折扣達到6.5-7折,將保證足量供應。并且,為了讓消費者吃到定心丸,美的聲稱,凡購買美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的消費者,如果所購產品在未來100天內降價,消費者可以憑借購物發(fā)票雙倍退還差價。
在銅、鋼和鋁等白電所必需金屬大幅漲價之際,美的主動進行市場促銷的行為頗令人玩味。倒是北京美的制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文峰道出了其中的原因,“此次攻勢既是北京白電市場第一戰(zhàn),也是美的提前發(fā)動的市場洗牌戰(zhàn)。”顯然,美的此舉的目標仍是市場份額。
對此,其他白電廠商也紛紛表示將予以跟進。然而,在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形下,刀刀見骨的價格比拼并非每家白電企業(yè)都可承受,有分析就認為,勢必有企業(yè)在此輪價格戰(zhàn)中倒下,美的發(fā)起的優(yōu)惠行動有可能引發(fā)一場全方位的“戰(zhàn)爭”。
不漲反降
2011年開年,銅價、鋼價、油價等原材料的價格一路飆升,并且春節(jié)過后出現了用工荒,讓不少家電企業(yè)不得不提高員工工資待遇,與原材料成本增加出現了疊加效應。另外,《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條例實施》規(guī)定了廠家需擔負回收費用。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壓力讓白電廠商們難以支撐。隨后,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白電產品立刻“躁動”起來,不僅“漲”聲四起,連廠家及賣場的抑漲措施也已出爐。日前,國美、蘇寧等已收到了多家廠商的調價函。
在市場上,近年不斷被邊緣化的外資白電品牌首先領漲,直接將成本壓力轉嫁給消費者以求脫困。多家電器賣場反饋的信息顯示,西門子、博世、松下及三星等外資品牌的白電產品大多已完成價格上調,其主要手段為減少市場優(yōu)惠力度、取消贈品或贈品縮水以及提高原價后再進行降價促銷。目前,外資白電價格已較2011年1月普遍提高了5%-10%。但是,就在國內廠商也在蠢蠢欲動的時候,美的毫無征兆地展開了降價促銷。
據悉,2010年,美的的銷售額達到了千億元的規(guī)模。之后,它又定出了一個令業(yè)內難以望其項背的目標:2015年,銷售額突破兩千億元。在本來就擁擠不堪且廝殺慘烈的家電領域,5年內新增一千億元無疑意味著要從更多的對手手中活生生地虎口奪食。
對于逆市漲價,張文峰顯得比較有信心,他表示:“美的希望通過2011年不斷引領、發(fā)動行業(yè)市場攻勢,進一步淘汰對手,圈定未來3-5年的市場格局。”
近年,美的正在蛻變成為一個兇猛的市場掠食者,其保持著年均30%以上的增速,遠超行業(yè)平均水平,它也已全方位地將自己的觸角延伸到整個家電行業(yè),讓其他家電企業(yè)談美的而色變:在微波爐領域,它從行業(yè)巨頭格蘭仕口中奪下近一半的份額;在空調領域,它與多年的老大格力對壘,并完美超車;在整合白電領域,它以大手筆并購為砝碼,對另一巨頭海爾形成虎視眈眈之勢;而在貌似冷門的豆?jié){機領域,美的也從九陽身上切走市場30%的蛋糕……這個躋身千億俱樂部的家電翹楚,儼然已在整個行業(yè)樹敵。
利潤換市場
有市場分析認為,今年相關家電產品成本將保持上行趨勢。因此,白電廠家普遍希望通過漲價,來彌補縮小的利潤空間。格力電器副總裁望靖東認為,“原材料成本持續(xù)上漲,給企業(yè)經營帶來的壓力非常大,F在大家都在堅持階段。”
目前,市場正值空調銷售淡季,大家都不敢貿然漲價,只有犧牲一部分利潤來保住市場。因為白電廠家不僅僅面對生產成本上揚的壓力,還有市場競爭加劇和市場需求下滑的壓力,沒有廠商愿意冒失去市場的風險充當漲價“急先鋒”。
(責任編輯:admin)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xié)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xié)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