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貨幣戰(zhàn)爭”
連續(xù)下跌近兩周的人民幣匯率在2月最后一天上演“驚魂一跳”,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暴跌524個基點,令市場惴惴不安。與此同時,各種猜測也是眾說紛紜:人民幣此輪貶值是經濟基本面不佳所致還是央行有意干預,抑或海外做空力量所為?失去了單邊升值預期的人民幣匯率未來又會走向何方……
即期匯率半個月跌800基點
曾經只聞上漲難見下跌的人民幣匯率近來急轉直下。從2月17日開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就“跌跌不休”,不斷創(chuàng)下年內匯率最低點。2月25日、28日,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盤中更是驚現暴跌,貶值幅度之大歷史罕見。
上周五早盤,境內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路狂跌,半天內連破六道關口,從開盤時的6.1275貶至6.1808,一度創(chuàng)十個月新低,僅差18個基點就觸及日內1%的“跌停”價位。此后人民幣匯率緩慢回升并收于6.1450,但仍較上日收盤價大跌0.27%。
這也讓外匯交易市場緊張氣氛驟然升級。一家股份制銀行資金交易部負責人表示,“與此前幾個交易日的交易相比,市場上不再只是國有大行在買進美元,美元的買單好像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該負責人指出,“市場上有一種觀點是,造成人民幣創(chuàng)紀錄貶值500個基點的,是基于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各類套利交易都在退潮。其中既有海外熱錢,也有國內商業(yè)銀行,一些長期做多人民幣的資金被迫止損或斬倉出局,也必須從市場上買進美元回補頭寸;而一些做匯率掉期交易的資金,其頭寸也首先反映在了即期匯率的變化上?梢哉f,本輪的人民幣快速貶值,造成很多市場參與者被迫調整其財務風險管理策略”。
在經歷了上周五的驚魂暴跌之后,本周一,人民幣即期市場暫歸平靜,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定為6.1190,較上周五的6.1214升值24個基點,即期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報6.1468元人民幣兌1美元,人民幣微跌18個基點。與2月17日相比,人民幣即期匯率在經歷此番極端行情后已跌去逾800基點,跌幅1.3%。
央行“實驗”成人民幣貶值最大推手
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的連年升值讓人民幣幾乎成為只漲不跌的神話。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自2005年新一輪匯改以來,人民幣升值幅度已超過30%,其中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小幅貶值外,其余年份均呈現升值之勢,2013年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全年升值幅度高達2.91%。然而,近半個月的兇猛跌勢,讓人民幣升勢有所動搖。
伴隨著人民幣匯率突如其來暴跌行情的,是杭州樓市降價、A股的房地產板塊急轉直下、銀行收緊房地產貸款等重磅消息,令市場揣測此番下跌是部分熱錢主動性流出所致。畢竟在美聯儲逐步退出QE3(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之后,已有部分熱錢從新興經濟體回流至歐美發(fā)達國家。
相對于民間的猜測,官方倒是十分鎮(zhèn)定。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走勢是市場主體調整前期人民幣交易策略的結果,這次匯率波動幅度與發(fā)達和新興市場貨幣的波動相比屬于正常波動,不必過分解讀。人民幣匯率下跌是一把“雙刃劍”,好的方面是可以擠掉此前比較活躍的跨境套利行為,有助于緩解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也有利于一些企業(yè)改善出口;但是,如果下跌一旦演變成恐慌,也可能導致正常的外資逃離中國。
多數分析人士表示,此番下跌是央行有意而為之,中國政府希望通過人民幣一定程度的貶值,逐步引導熱錢有序流出,為下一步房地產調控做準備,防止熱錢大規(guī)模集中流出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巨大沖擊。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qū)經濟研究團隊認為,此次人民幣貶值,主要原因是中國央行希望打擊熱錢流入。過去一年,由于人民幣單邊升值預期和境內較高的利率水平,中國出現了大規(guī)模的資本流入。同時,他們懷疑大量的境外資本通過貿易相關渠道流入境內市場,以從境內外利率差和匯率差中套利。與此同時,在岸市場利率在過去兩周也大幅回落,例如,7天回購利率已經大幅下跌至4%這個重要關口以下。一方面,這顯示中國貨幣當局有意收窄在岸與離岸市場利率差,以抑制資本流入。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中國央行繼續(xù)通過買入美元賣出人民幣的方式對市場注入人民幣資金。過去一周人民幣的貶值,并不意味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出現了變化。
法興銀行中國經濟師姚煒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此次下跌有明顯的央行干預痕跡。央行并不真的希望人民幣過度升值,尤其是由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入推動的升值。近期的人民幣波動旨在阻止套利資金流入,如短期資本流入減弱,貶值可能會停止。
在姚煒看來,人民幣具備利差交易貨幣的兩種特性:高在岸利率,同時還伴有漸進但穩(wěn)步升值的趨勢。第一種特性的產生原因部分歸于美聯儲寬松的貨幣政策,另一部分原因是央行不愿放松國內流動性控制以預防債務風險,這種情況在短期內不太可能顯著減弱。然而,央行能夠改變第二個特性,也似乎正在這樣做,即通過扭轉升值趨勢推高人民幣的波動性。
事實上,人民幣單邊升值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決策層更加希望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波動性。農業(yè)銀行戰(zhàn)略規(guī)劃部分析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這幾年,管理部門一直強調引導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避免形成單邊預期。但回顧2013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總體上呈現持續(xù)小幅升值態(tài)勢,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全年升值3.09%,即期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全年升值2.88%。按照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要求,2013年的匯率走勢顯然是不可持續(xù)的,市場各方對此都非常清楚。受QE退出加速、PMI 回落等因素影響,這一輪貶值應該是正常的回調。
適度貶值限制熱錢流入
人民幣的急速貶值也令投資風向發(fā)生逆轉。據了解,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的跌幅已經回吐了去年2.9%升值幅度的一半以上。那么對于老百姓、投資者、投資市場以及國內進出口貿易都有哪些影響?
一位喜愛境外游的國內消費者在2014年計劃中寫到“人民幣破6出國旅游一圈”,當然這是建立在人民幣升值的前提下,反之在人民幣貶值的過程中,這位消費者的計劃可能得有所推遲。
如果此時選擇境外游、海淘,遭受的匯率損失將大幅增加。如果參考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中間價,兌換1萬美元所需人民幣,在2014年1月14日約為60930元,而到了3月3日,這一數字變成了61190元,中間差價為260元。同時,在上周五人民幣暴跌的當天,一家國有銀行9時剛開門時,居民兌換1萬美元需要61393元人民幣,但當天的兩個小時以后同樣兌換1萬美元,則需要61909元人民幣,如果在當天下午則需要61462元人民幣。
從此就不難看出,人民幣的貶值不僅增加了購匯成本,同時波動的加大也增加了投資者時間點選擇的難度。同時,這部分多出來的費用,將一一體現在赴海外求學留學生的學費、生活費,旅游人群境外購物、旅游的費用,以及海淘族購物的匯率兌換成本上。(責任編輯:韓杰)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