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玩火”德州撲克
近來,一直對“賭”不甚了解的白領陳小姐在自己的微博上對自己的“牌技”頗為不滿,雖然所輸掉的是微幣,但是也是她用白花花的人民幣去兌換回來的(1元人民幣=1微幣,1微幣根據不同等級會員=不同數量的游戲幣),“德州撲克的魔力是不僅會吸金,還會上癮,我玩微博的時候,還真沒有想過會這樣。”陳小姐對既捱了夜又輸掉錢有點不甘。根據記者觀察,新浪微博的德州撲克受歡迎程度一直在不斷飆升,在線參與人數高峰時已超過數萬人,當中不乏實名制后加“V”的明星人物也加入“SHOWHAND”(全額賭)的行列。
“其實同樣的游戲,在騰訊的QQ游戲里面也有,國家文化部、商務部曾發(fā)布《關于加強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里面明確說明游戲的虛擬貨幣不能從事賭博等違法犯罪行為,也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武律師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認為,新浪推出類似的撲克游戲有打禁賭政策擦邊球的嫌疑,同時也無法監(jiān)管到是否有未成年人參與其中。而更多的業(yè)內人士則認為,眾多網站微博為尋找盈利之道,不惜冒險,也在于目前類似的問題缺乏必要的監(jiān)管。
“微游戲”涉賭
今年7月,新浪微博推出平臺虛擬貨幣“微幣”,同步上線了包括德克薩斯撲克、血拼斗地主、奔跑彩虹馬等6款“微游戲”,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游戲數量已經上升到15款。據官方頁面介紹,由微博平臺發(fā)行的微幣可用于在線支付,購買微博平臺上(包括第三方開發(fā)者提供的)虛擬商品和增值服務。微幣與人民幣等值兌換,充值渠道包括支付寶以及工行、招行、建行、農行等。微幣不可提現也不能轉賬,且一經充值成功,則不能退款。
在經過眾多對盈利模式的討論和比較后,新浪終于選擇了“微游戲”作為微博盈利模式的“試金石”。新浪CEO曹國偉曾闡述新浪微博六種可能的盈利方式,其中社交游戲、無線增值服務、電子商務平臺及數字內容收費等四項主要面向用戶,需要通過付費實現。
“雖然微博也有廣告,但是廣告模式在社交產品里面是很低層次的展現,也無法支撐產品的盈利。只有深度挖掘產品自身特點的盈利模式,才是健康和持久的。如果連新浪微博都還找不到盈利模式的話,像騰訊微博、搜狐微博和網易微博這些追隨者,則更加難以獲得發(fā)展的空間了。”業(yè)內人士劉先生對新浪微博的嘗試頗為認可。
微博作為新浪的一個產品,尋求盈利可以說是天經地義,但是更加重要的是,新浪是需要讓微博看起來更值錢。李開復曾經說新浪微博值10億美元,美國投資銀行SIG的估值為7.5億美元,雪球財經創(chuàng)始人方三文給出37億美元的估值,還有投資者給新浪微博報出50億美元的價格。但國際知名投行互聯網分析師稱,以前對新浪微博估值不一且有較大差異,主要原因在于新浪微博現在尚未實現盈利,也不確定會在未來哪一時點實現盈利。而如今“微幣”和“微游戲”的這“一小步”,或者就是新浪微博估值的“一大步”。
微博盈利與道德之困?
“微博的每一個嘗試,都需要很小心。”行業(yè)分析師盧先生在接受南方日報采訪時表示,“從眾多事件在微博上的傳播上來看,微博已經有點超越了一般社交工具的性質了,它對輿論的影響和對事件的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大量未經證實的信息的發(fā)布,反而會對微博敲響警鐘。目前微博的一舉一動肯定是最受到關注的,只要有一點的差錯,這個產品就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上。”
今年8月4日,中央電視臺《朝聞天下》欄目就曾以《微博的倫理底線在哪里》為題,批評了微博上的造假現象,并提出“微博之困”的思考。“微博現在的威力,已經超越了最早加入微博時對這個產品的理解了。”一直在網易微博活躍著的“微博控”李先生有自己的感嘆。“現在對微博已經很有依賴性,獲取新聞、與朋友交流和自己的心情日記等等現在都是通過微博來實現了,但是看到微博里面越來越多的信息都是如此的‘危言聳聽’,甚至‘唯恐天下不亂’,反而覺得這個平臺不再那么的‘可愛’了。”
(責任編輯:admin)-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相關協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
相關新聞>>
Copyright © 2010-2020 融合網|DWRH.net 版權所有 聯系郵箱:dwrh@dwrh.net 京公網安備 11011202002094號 京ICP備1101455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