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快捷支付平臺繞開網銀體系 能否順風順水仍有待觀察
本文章原標題為《支付寶推快捷支付繞開網銀交易額度限制》
阿里巴巴將近日由部分銀行下調網上銀行支付限額帶來的喧囂再次推向高潮。
在招商銀行下調網銀支付額度一周后,4月18日,支付寶公司宣布,聯(lián)手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yè)銀行等10家銀行推出“快捷支付”,通過這個快捷支付平臺,用戶無須開通網銀,可以直接通過輸入卡面信息快速地完成支付。也就是說,支付寶繞開了網銀交易額度限制。
4月20日,阿里巴巴與中信銀行聯(lián)合宣布,在其全面戰(zhàn)略合作中,將共同推出“無限額”(在卡片額度允許內)網上支付功能,更是直接指向其他銀行的“下調網銀支付限額”。
在銀行試圖通過網銀額度下調施壓第三方支付之下,支付寶正使出渾身解數(shù)。通過“快捷支付”平臺,支付金將改變以往通過網銀支付受限銀行的被動局面。據(jù)支付寶人士透露,“快捷支付”平臺的建立,將為支付寶未來切入移動支付打下基礎。
銀行下調支付限額只為“交易安全”?
招行日前宣布,自4月11日起,將個人銀行大眾版網銀支付客戶交易限額從5000元下調至單日500元。招行并不是第一個下調大眾版網銀支付限額的銀行。早在3月,工行、民生網銀大眾版、廣發(fā)借記卡通用版的支付限額同樣有所下調。
銀行下調網銀限額直接被第三方支付企業(yè)解讀為“銀行限制第三方支付業(yè)務發(fā)展”。
不過,一位電子銀行部人士對媒體記者表示,近段時間多家銀行下調網銀額度,與前段時間釣魚網站案發(fā)頻繁有關,“下調網上支付限額,主要是為了降低網上支付的交易風險,另一方面也減少信用卡網上套現(xiàn)的可乘之機。因為通過這種手段限制第三方支付意義不大,反而降低用戶體驗,得不償失。”
當然這位電子銀行部人士表示,銀行下調支付限額的行為不可避免會間接傷害到第三方支付公司。
據(jù)了解,多家銀行下調網銀限額涉及到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快錢、易寶、匯付天下等,短期內會影響支付金額較大的交易。原本可以通過小額網關渠道支付的業(yè)務,被擠向大額網關,如,在某銀行下調網銀支付限額之前,5000元之下的網上支付業(yè)務都可以通過普通網關渠道支付,但在銀行下調網銀支付限額至500元之后,原來在500元至5000元之間的支付交易將無法通過普通網關渠道支付,必須通過大額網關支付。
而大量的交易涌向銀行大額網關渠道,無形中增加了銀行在大額網關渠道費率方面的議價能力。原本大額網關渠道費率就要高于普通(小額)網關渠道,“這在長期來說肯定會變相增加支付公司的成本。”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第三方支付企業(yè)人士對記者說。
支付寶“快捷支付”應對
支付寶此番推出“快捷支付”,意義或將非常深遠。
此前,信用卡在通過支付寶網上支付時,一般都需要先開通網銀,并通過跳轉到網銀頁面進行支付。支付寶此番聯(lián)手銀行推出的“快捷支付”則省去了事先簽約的步驟,用戶也無須開通網銀,可以直接通過輸入卡面信息快速地完成支付。
支付寶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用戶在進行網購支付時使用“快捷支付”減少了支付頁面與網銀頁面的跳轉次數(shù),也降低了網購付款時被“釣魚”和攻擊的可能性。
早在2010年12月,支付寶就已經和中國銀行合作推出信用卡快捷支付服務,但選擇在部分銀行下調網銀支付額度的時間點來宣傳與中信銀行的無限額快捷支付合作,支付寶欲避開網銀限額限制的意圖明顯:快捷支付額度以信用卡本身的額度為準,不受網銀額度下調等限制,可解決多家銀行下調網上支付交易額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在用戶未來的網上支付上,支付寶將可通過“快捷支付”獲得主導地位。據(jù)支付寶人士透露,不久將有一大批銀行加入“快捷支付”平臺。(責任編輯:admin)
- “掃一掃”關注融合網微信號
免責聲明:我方僅為合法的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所發(fā)布的內容提供存儲空間,融合網不對其發(fā)布的內容提供任何形式的保證:不保證內容滿足您的要求,不保證融合網的服務不會中斷。因網絡狀況、通訊線路、第三方網站或管理部門的要求等任何原因而導致您不能正常使用融合網,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發(fā)布的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融合網目前各產品功能里的內容)僅表明其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的立場和觀點,并不代表融合網的立場或觀點。相關各方及作者發(fā)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分享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立場,更與本站立場無關。相關各方及作者在我方平臺上發(fā)表、發(fā)布的所有資料、言論等僅代表其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交易等方面的建議。用戶應基于自己的獨立判斷,自行決定并承擔相應風險。
根據(jù)相關協(xié)議內容,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已知悉自身作為內容的發(fā)布者,需自行對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負責,因所發(fā)表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等所引發(fā)的一切糾紛均由該內容的發(fā)布者(即,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承擔全部法律及連帶責任。融合網不承擔任何法律及連帶責任。
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相關欄目上所發(fā)布的涉嫌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經相關版權方、權利方等提供初步證據(jù),融合網有權先行予以刪除,并保留移交司法機關查處的權利。參照相應司法機關的查處結果,融合網對于第三方企業(yè)用戶所發(fā)布內容的處置具有最終決定權。
個人或單位如認為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在融合網上發(fā)布的內容(如,字體、圖片、文章內容等)存在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應準備好具有法律效應的證明材料,及時與融合網取得聯(lián)系,以便融合網及時協(xié)調第三方企業(yè)注冊用戶并迅速做出相應處理工作。
融合網聯(lián)系方式:(一)、電話:(010)57722280;(二)、電子郵箱:2029555353@qq.com dwrh@dwrh.net
對免責聲明的解釋、修改及更新權均屬于融合網所有。